近日,日照大学城多名学生本报8308110反映,大学城夜市上很多卖干海货的摊位缺斤少两,不少学生吃了亏。4日,记者走访了大学城夜市发现,不少摊贩卖的干海货,价格比超市的价格低不少,有的甚至接近成本价卖。但因为可以通过缺斤短两来补足差价,商贩们并不少*。 3日,曲阜师范大学大一新生小张本报反映,前几日,他在大学城夜市上买了10斤干海货,准备寒假回家带给家人,没想到回宿舍一称,竟然只有9斤2两。 据小张介绍,他老家甘肃自从8月份入学后,就一直没有回过家。眼看着快放寒假了,他想带点日照的特产给家人。“前几天跟舍友一起逛夜市,看见很多卖干海货的种类十分多,比超市的价格便宜近一半。”小张说。 因为卖干海货的摊位很多,在对比了价格之后,小张选择了一家*的摊位。“其他摊位卖15元一斤,这家只卖13元,因为我买了10斤,老板每斤还便宜了一元钱。”小张回忆道。 拿回宿舍后,小张用宿舍的电子台秤称后发现,10斤鱿鱼丝的实际重量只有9斤2两,足足少了8两。 4日晚6点,记者来到大学城夜市看到,到处都是卖干海货的摊位,海货有虾皮、鱼干、鱿鱼丝等几十种,价格比超市里卖的要便宜很多。 据摊主王介绍,他一般每年12月底来大学城夜市摆摊,因为这时候学生快要放假,都会带点日照的特产回家,尤其是大一新生。“这些货是夏天在海边卖剩下的,趁着学生放假再卖卖,价格要便宜很多,毕竟学生的消费能力有限。” “以鱿鱼丝为例,超市里卖30多元一斤的,我就卖15元一斤,有时候都低于成本价。”王说。他还悄悄向记者透露,虽然卖得便宜,但他仍然*,因为“可以通过秤上找差价”,也就是缺斤少两。 记者随机采访了十几个学生,他们对于这些海货的价格都不太了解,对于缺斤少两的行为,不少学生都表示习以为常,但又很无奈。“去超市买,不仅远而且价格贵,在这里买便宜点,缺点斤两也无所谓了。”曲师大大一学生小张说。 “很多都不够秤,我们买几十元钱的,缺个半斤八两的,也不值当的去找他们。”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大三学生小于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