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买的一斤虾仁,只够七两!”近日,三水市民网上曝光农贸市场买菜遭遇缺斤短两,引起不少人共鸣。昨日,记者走访城区农贸市场、部门,了解市场公平秤使用情况,支招合法维权。 “商贩称不准,怎么办?”近日,三水市民在网上发帖反映自己购买水产时,被农贸市场商贩“呃秤”。该市民的经历,引起三水民众的关注。不少人纷纷留言质疑商家是否诚信经营,同时也困惑,“在市场买菜,遭遇呃秤不准,要如何维权?” 昨日,记者走访发现,随机采访5位市民反映的秤重不准问题中,水果、肉类、水产、海鲜类产品关注度zui高。西南康华社区曾女士购买水果时,就遇到缺斤短两现象。她在商业城市场一处水果档买沙田桔,老板称重4斤2两,付款时老板慷慨表示抹掉零头,但后来却发现水果实重不足。 “检测达标的秤上,会贴有绿色小标。”区相关工作人员介绍。昨日,记者走访三水城区西南市场、园林市场和商业城市场的菜肉档口,在一些生肉、水产、水果档口,发现商家的电子秤、弹簧秤上,看不到标示计量器的“检测合格”绿标。 在园林市场的水产档口,六家商贩的挂秤上,只有3家的秤上可以看到“绿标”;这种现象在西南市场的鱼肉档口同样存在,在市场周边摆卖面包糕点的摊位上,记者看到,两家电子台秤的“绿标”有效期都是2011年6月30日。在商业城市场的水果档上商贩计量器都不见“绿标”。 记者在昨日下午走访三大市场时发现,市场都设有“公平秤”,但有很多市民并不知晓。“还是有人用的,怀疑商贩秤不准,拿过来重新称。”商业场市场管理方工作人员介绍,有市民使用公平秤,如果差的重量数太大,可以要求管理人员开具证明,再去找商户调解索赔。 部门回应:可用公平秤或投诉 对于农贸市场商贩的计量器,区相关负责人表示,每年都会免费进行一次全面检定,尤其是市场的公平秤,会确保它们计量。不过她坦言,“并不能保证商家一定就会使用检测合格的秤,日常市民买菜时还要多加注意。” 不少市民对冷冻水产品的称重质疑zui大。区*消委会负责人她介绍,市民购物时,一方面可以利用公平秤,借助市场管理方调解维权;另一方面,如果卖家恶意欺瞒,可致电12315投诉。
|